半岛体育app风力发电机的机械CAD图纸设计doc
栏目:公司动态 发布时间:2023-08-11
 半岛体育app学科门类: 单位代码 :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中文题目:20千瓦风力发电机设计 外文题目:20 KILOWATT WIND-DRIVEN GENERATOR DESIGN 学生姓名 所学专业 班 级 学 号 指导教师 XXXXXXXXX系 二○**年XX月 摘 要 自然风的速度和方向是随机变化的,风能具有不确定特点,如何使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稳定,是风力发电技术的一个重要课题

  半岛体育app学科门类: 单位代码 :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中文题目:20千瓦风力发电机设计 外文题目:20 KILOWATT WIND-DRIVEN GENERATOR DESIGN 学生姓名 所学专业 班 级 学 号 指导教师 XXXXXXXXX系 二○**年XX月 摘 要 自然风的速度和方向是随机变化的,风能具有不确定特点,如何使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稳定,是风力发电技术的一个重要课题。迄今为止,已提出了多种改善风力品质的方法,例如采用变转速控制技术,可以利用风轮的转动惯量平滑输出功率。由于变转速风力发电组采用的是电力电子装置,当它将电能输出输送给电网时,会产生变化的电力协波,并使功率因素恶化。 风能利用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风能技术是一项涉及多个学科的综合技术。而且,风力机具有不同于通常机械系统的特性:动力源是具有很强随机性和不连续性的自然风,叶片经常运行在失速工况,传动系统的动力输入异常不规则,疲劳负载高于通常旋转机械几十倍。 本文通过对风力发电机的总体设计,叶片、轮毂机构的设计,水平回转机构的设计,齿轮箱系统的设计,以达到利用风能发电的目的,有效利用风能资源,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关键词:风能;风力发电机;叶片;轮毂;齿轮箱 Abstract Natural wind speed and direction of change is random, wind characteristics of uncertainty, how to make wind turbine output power stability, wind power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So far, have raised a variety of way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wind, such as the use of variable speed control technology, can make use of wind round the moment of inertia smooth power output. Because variable speed wind power group using a power electronic devices, when it will transfer to the output of electric power grids, will change in the waves power, and power factor deterioration. Use of wind energy in the development of key technical issues involved in wind energy technology is one of a number of integrated technical disciplines. Moreover, the wind turbine is usually different from the mechanical system characteristics: a strong power source is not random and continuity of the natural wind, the leaves often run in the stall condition, the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very irregular importation, fatigue load than Rotating Machinery usually several times. Based on the wind turbine design, leaves, the wheel design, level of rotating the design, gear box system design, use of wind power to achieve the objective of effective use of wind energy resources, reduce non-renewable resources Consumption, reduce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Key words: wind power; wind power generators;blade;wheel;Gearbox 目 录 前言………………………………………………………………………………1 1概述 ……………………………………………………………………………2 1.1风力发电机的发展简史 ……………………………………………………2 1.2我国现阶段风电技术发展状况 ……………………………………………2 1.3风力的等级选择 ……………………………………………………………3 1.4风能利用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4 2风轮的结构设计 ………………………………………………………………6 2.1风轮设计中的关键技术—迎风技术 ………………………………………6 2.2风轮桨叶的结构设计 ………………………………………………………7 2.2.1桨叶材料的选择 …………………………………………………………7 2.2.2风轮扫掠半径参数计算 …………………………………………………7 2.2.3风轮的半径分配问题 ……………………………………………………8 2.3理想风能的利用 ……………………………………………………………8 2.4桨叶轴的结构设计计算……………………………………………………11 2.4.1桨叶轴危险截面轴颈的计算……………………………………………11 2.4.2桨叶轴各轴段轴颈的结构设计计算……………………………………13 2.5风力发电机组的功率调节问题……………………………………………13 2.6风轮桨叶的复位弹簧参数计算……………………………………………15 2.7风轮的桨叶轴轴承座的螺栓强度校核计算………………………………18 2.7.1轴承座上螺栓组的布置问题……………………………………………18 2.7.2螺栓的受力分析和参数计算……………………………………………19 2.7.3轴承座上螺栓直径的计算………………………………………………20 2.7.4轴承座上螺栓疲劳强度校核……………………………………………20 3风力发电机的主轴结构设计…………………………………………………22 3.1主轴的相关参数的选择和计算……………………………………………22 3.2轴段的设计与校核…………………………………………………………22 4风力发电机的增速器和发动机的选取………………………………………25 4.1主轴与增速器之间的联轴器………………………………………………25 4.1.1联轴器的特点……………………………………………………………25 4.2.2联轴器的型号及主要参数………………………………………………25 4.2风力发电机增速器的选择…………………………………………………25 4.2.1使用范围和特点…………………………………………………………25 4.2.2型号的选择………………………………………………………………26 4.3发电机的选取………………………………………………………………26 4.3.1选择发电机应综合考虑的问题…………………………………………26 4.3.2型号的选择………………………………………………………………26 5风力发电机的回转体结构设计和参数计算…………………………………27 5.1初步估计回转体危险轴颈的大小…………………………………………27 5.2结构设计……………………………………………………………………28 6风力发电机的其他元件的设计………………………………………………29 6.1刹车装置的设计……………………………………………………………29 6.2选择滑环……………………………………………………………………29 6.3托架的基本结构……………………………………………………………30 7结论……………………………………………………………………………31 致谢 ……………………………………………………………………………32 参考文献 ………………………………………………………………………33 附录A译文 ……………………………………………………………………34 附录B外文文献 ………………………………………………………………46 前言 自然界的风是可以利用的资源,然而,我们现在还没有很好的对它进行开发。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课题:我们如何开发利用风能? 自然风的速度和方向是随机变化的,风能具有不确定特点,如何使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稳定,是风力发电技术的一个重要课题。迄今为止,已提出了多种改善风力品质的方法,例如采用变转速控制技术,可以利用风轮的转动惯量平滑输出功率。由于变转速风力发电组采用的是电力电子装置,当它将电能输出输送给电网时,会产生变化的电力协波,并使功率因素恶化。 因此,为了满足在变速控制过程中良好的动态特性,并使发电机向电网提供高品质的电能,发电机和电网之间的电力电子接口应实现以下功能:一,在发电机和电网上产生尽可能低的协波电波;二,具有单位功率因素或可控的功率因素;三,使发电机输出电压适应电网电压的变化;四,向电网输出稳定的功率;五,发电机磁转距可控。 此外,当电网中并入的风力电量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电压不稳定。特别是电网发生短时故障时,电压突降,风力发电机组就无法向电网输送能量,最终由于保护动作而从电网解列。在风能占较大比例的电网中,风力发电机组的突然解列,会导致电网的不稳定。因此,用合理的方法使风力发电机组电功率平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风力发电机的总体设计,叶片、轮毂机构的设计,水平回转机构的设计,齿轮箱系统的设计,以达到利用风能发电的目的,有效利用风能资源,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本论文在王慧老师的悉心教导之下,通过研读各著作期刊,经过多次的修改。由于作者水平有限,论文中难免出现点差错,恳请读者指正。 1概述 1.1风力发电机的发展史简介 我国是最早使用风帆船和风车的国家之一,至少在3000年前的商代就出现了帆船,到唐代风帆船已广泛用于江河航运。最辉煌的风帆时代是明代,14世纪初叶中国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庞大的风帆船队功不可没。明代以后风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沿海沿江的风帆船和用风力提水灌溉或制盐的做法,一直延续到20世纪50年代,仅在江苏沿海利用风力提水的设备增达20万台。 随着蒸汽机的出现,以及煤、石油、天然气的大规模开采和廉价电力的获得,各种曾经被广泛使用的风力机械,由于成本高、效率低、使用不方便等,无法与蒸汽机、内燃机和电动机等相竞争,渐渐被淘汰。欧洲到中世纪才广泛利用风能,荷兰人发展了水平轴风车。18世纪荷兰曾用近万座风车排水,在低洼的海滩上造出良田,成为著名的风车之国。德国、丹麦、西班牙、英国、荷兰、瑞典、印度加拿大等国在风力发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上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及资金,充分综合利用空气动力学、新材料、新型电机、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自动控制及通信技术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开发建立了评估风力资源的测量及计算机模拟系统,发展了变浆距控制及失速控制的风力机设计理论,采用了新型风力机设计理论,采用了新型风力机叶片材料及叶片翼型,研制出了变极、变滑差、变速、恒频及低速永磁等新型发电机,开发了由微机控制的单台及多台风力发电机组成的机群的自动控制技术,从而大大提高了风力发电的效率及可靠性。到了19世纪末,开始利用风力发电,这在解决农村电气化方面显示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利用风力发电更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 1.2我国现阶段风电技术发展状况 中国现代风力发电机技术的开发利用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经过初期发展、单机分散研制、系列化和标准化几个阶段的发展,无论在科学研究、设计制造,还是试验、示范、应用推广等方面均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很大的提高,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国对风电已有部分优惠政策,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1)风电配额 制定出常规火电污染排放量分配比例,由全国所有省区共同分摊的政策。 2)风电上网电价 落实风电高于火电的价差摊到全省的平均销售电价中。制定出按常规水电污染排放量分配比例,由全国所有省区共同分摊的政策。按地区具体情况定出风电最高上网电价的限制,并保持10年不变,促使业主充分利用资源,降低成本。 3)售电增值税 发电增加了新的税源,建议参照小水电,核定风电销售环节增值税率为6%。 4)银行贷款 为降低风电电价,减轻还贷压力,建议适当延长风电还贷期限,还贷期增至15年;为风电项目提供贴息贷款。 5)鼓励采用国产化风电机 为采用国产化风电机的业主提供补贴和贴息贷款,补偿开发商的风险,帮助初期国产化机组进入市场,得到批量生产和改进产品的机会,以利降低成本。 表1-1 中国风电场装机容量发展情况(单位:万KW) Table 1-1 Chinas installed capacity of wind power development (unit : 10,000 KW) Table 1 -2 Bofu wind scale 风 力 等 级 名称 相当于平地10m 高处的风速(m/s) 陆上地物征象 中文 英文 范围 中数 0 静风 Calm 0.0~0.2 0 静、烟直上 1 软风 Light air 0.3~1.5 1 烟能表示风向,树叶略有摇动 2 轻风 Light breeze 1.6~3.3 2 人面感觉有风,树叶有微响,旗子开始飘动,高的草开始摇动 3 微风 Gentle breeze 3.4~5.4 4 树叶及小枝摇动不息,旗子展开,高的草摇动不息 4 和风 Moderate breeze 5.5~7.9 7 能吹起地面灰尘和纸张,树枝动摇,高的草呈波浪起伏 5 清劲风 Fresh breeze 8.0~10.7 9 有叶的小树摇摆,内陆的水面有小波,高的草波浪起伏明显 6 强风 Strong breeze 10.8~13.8 12 大树枝摇动,电线呼呼有声,撑伞困难,高的草不时倾伏于地 7 疾风 Near gale 13.9~17.1 16 大树摇动,大树枝弯下来,迎风步行感觉不变 8 大风 Gale 17.2~20.7 20 可折毁小树枝,人迎风前行感觉阻力甚大 9 烈风 Strong gale 20.8~24.4 23 草房遭受破坏,屋瓦被掀起,大树枝可折断 10 狂风 Storm 24.5~28.4 26 树木可被吹倒,一般建筑物遭破坏 11 暴风 Violent storm 28.5~32.6 31 大树可被吹倒,一般建筑物遭严重破坏 12 飓风 Hurricane 32.6 33 陆上少见,其摧毁力极大 1.4 风能利用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风能利用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风能技术是一项涉及多个学科的综合技术。而且,风力机具有不同于通常机械系统的特性:动力源是具有很强随机性和不连续性的自然风,叶片经常运行在失速工况,传动系统的动力输入异常不规则,疲劳负载高于通常旋转机械几十倍。对于这样的强随机性的综合系统,其技术发展中有下列几个关键技术问题: 1)空气动力学问题 空气动力设计是风力机设计技术的基础,它主要涉及下列问题:一是风场湍流模型,早期风力机设计采用简化风场模型,对风力机疲劳载荷和极端载荷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是动态气动模型。再一是新系列翼型。 2)结构动力学问题 准确的结构动力学分析是风力机向更大、更柔和结构更优方向发展的关键。 3)控制技术问题 风力机组的控制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控制系统。随着风力机组由恒速定浆距运行发展到变速变浆距运行,控制系统除了对机组进行并网、脱网和调向控制外,还要对机组进行转速和功率的控制,以保证机组安全和跟踪最佳运行功率。 风轮的结构设计 2.1风轮设计中的关键技术-迎风技术 风速的大小、方向随时间总是在不断变化,为保证风轮机稳定工作,必须有一个装置跟踪风向变化,使风轮随风向变化自动相应转动,保持风轮与风向始终垂直。这种装置就是风轮机迎风装置。 (2-1) (2-2) 式中 P──风轮机输出功率, KW; ──空气密度, kg/; r ──风轮半径, m; ──风能利用系数 ; ──风速, m/s; n ──风轮转速, r/min; 由式(2-1)和(2-2)可知风轮机的输出功率与风速立方成正比,转速与风速一次方成正比。因此,风速变化将引起出力和转速的变化。 风轮迎风装置有三种方法:尾舵法、舵轮法和偏心法。 风向变化时,机身上受三个扭力矩作用,机头转动的摩擦力矩,斜向风作用于主轴上的扭力矩,尾舵轮扭力矩。与机头质量、支持轴承有关,决定于风斜角、距离L,尾舵力矩由下式近似计算 (2-3) 式中 ──尾舵升力、阻力合力系数由实验曲线查得; ──尾舵面积,; ──风轮的圆周速率,m/s; K──风速损失系数约0.75; L──尾舵距离,m。 机头转动条件 (2-4) 尾舵面积 (2-5) 式中 ──尾舵轮扭力矩, ; ──机头转动的摩擦力矩, ; ──斜向风作用于主轴上的扭力矩, ; 按上式设计的尾舵面积就可以保证风轮机桨叶永远对准风向。 舵轮法是用自动测风装置测定风向,按风向偏差信号控制同步电动机转动风轮,此方法也可保证风轮机桨叶永远对准风向。 在本设计中把尾舵取消增加桨叶轴与圆盘角度到7°角这样可以加大与斜向风的接触面积增大斜向风对主轴的转矩当斜向风的转矩为零时风轮机桨叶对准风向。 2.2 风轮桨叶的结构设计 2.2.1 桨叶材料的选择 水平轴风力机的风轮一般由1~3个叶片组成(本设计中取6片桨叶),它是风力机从风中吸收能量的部件。叶片采用实心木质叶片。这种叶片是用优质木材精心加工而成,其表面可以蒙上一层玻璃钢。 在本设计中桨叶材料选用落叶松作为内部骨架,木材物理力学性能见下表。 表2-1 木材物理力学性能 Table 2-1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wood 顺纹抗压强度 /MPa 顺纹抗拉强 /Mpa 强度极限/MPa 弹性模数/MPa 顺纹抗剪强度 /Mpa 52.2 122.6 99.3 126× 径向 弦向 8.8 7.0 2.2.2 风轮扫掠半径的参数计算 任何种类风力机产生的功率可用下式表示: 风轮机功率 P= (2-6) 风轮半径 取 (2-7) 叶尖速比 (2-8) 风轮机转速 n= (2-9) 式中 P——输出功率(指额定工况下输出的电功率)(W);P=20KW(给定值) ——空气密度(一般取大气标准状态)(kg/); =1.25 kg/(给定值) ——设计的风速(风轮中心高度处)(m/s); =10m/s(给定值) A——风轮扫掠面积 ; ——风能利用系数;=0.45 (给定值) n——风轮机转速;n=100r/min (给定值) r——风轮半径(m); ——叶尖速比; n——风轮机转速(m/s); 2.2.3 风轮的半径分配问题 根据需要,圆盘轮毂半径取0.45m,圆盘轮毂与桨叶间距取0.05m。 则桨叶长度 (2-10) 2.3理想风能的利用 经风轮做功后的风也有一定流速和动能,因此风的能量只能被部分转化为机械能。 风轮前后流场如图2-2。 图2-2风轮前后流场 Figure 2 -2 Wind flow around 设 , , (2-11) 由伯努利方程 (2-12) 作用在风轮上的轴向力 F=A()= (2-13) A= (2-14) 式中 A ──桨叶扫过的面积, ㎡; ──空气密度, ; P ──风轮机功率, KW; ──平均风速, m/s; ──轮前风速, m/s; ──轮后风速, m/s; ──轮前压力, pa; ──轮后压力, pa; F ──轴向力, N; r ──风轮半径, m; 质量流量 (2-15) 桨叶中的平均风速等于轮前、轮后风速的平均值 (2-16) 从风能中可能提取的能量是进出口风的动能差 (2-17) 已知输入风轮的能量为 (2-18) 风能利用系数 (2-19) 可能提取的能量 (2-20) 代入各值得 (2-21) 令 (2-22) 将式2-12代入下式得风能利用系数 (2-23) 可由式2-13求得风轮机风能利用系数的极值。 进口风速是已知的,对求导,并令为零,,求得风能利用系数为极大值时的轮后风速 (2-24) 通过式2-13求得风能利用系数的极大值为 =0.593 (2-25) 由式2-10得出最大理想可能利用的风能为 (2-26) 理想风轮机的能量密度 (2-27) 2.4桨叶轴的结构设计计算 2.4.1 桨叶轴危险截面轴颈的计算 当风垂直吹过桨叶时风对桨叶轴的弯矩M由下式算得: (2-28) 式中 F──风对桨叶施加的力,N ──风的密度, ──风速,m/s ──桨叶面积, (2-29) 式中 H──桨叶的一半到桨叶轴危险截面的距离,m; M──桨叶轴危险截面处所受弯矩,; 图2-4桨叶受力简图 Figure 2-4 Blade force schematic 桨叶轴所受扭矩如下式: (2-30) 式中 F──桨叶偏心面积所受风的吹力,N; h──桨叶轴中心到桨叶偏心面积中心线的距离,m; T──桨叶轴所受转矩,; 桨叶轴的危险截面按弯扭合成强度条件校核见下式: 危险截面轴颈d取60mm 式中 ──许用抗拉强度极限, ; ──弯扭合成强度, ; M ──主轴弯矩, N; T ──主轴扭矩, N; ──当剪应力为脉动循环应变力时为0.6; W ──危险截面处的抗扭截面模量, ; ──许用弯曲应力, ; d ──危险截面轴颈, mm; 2.4.2 桨叶轴各轴段轴颈的结构设计计算 桨叶轴从左至右安装零部件分别为:桨叶轴复位斜板、桨叶轴支撑轴承座、轴套、光轴、轴向固定螺母、垫片、桨叶轴支撑轴承座、光轴、加强钣金、桨叶夹槽。所以轴颈分布如下: 图2-5 桨叶轴轴颈分布 Figure 2-5 Paddle axle parts map 2.5风力发电机组的功率调节问题 功率调节是风力发电机组的关键技术之一。风力发电机组在超过额定风速(一般为12~16m/s;)以后,由于机械强度和发电机、电力电子容量等物理性能的限制,必须降低风轮的能量捕获,使功率输出仍保持在额定值的附近。这样也同时限制了桨叶承受的负荷和整个风力机受到的冲击,从而保证风力机安全不受损害。功率调节方式主要有定桨距失速调节、变桨距角调节和混合调节三种方式。 1)定桨距失速调节 定桨距是指风轮的桨叶与轮毂是刚性连接,叶片的桨距角不变。当空气流流经上下翼面形状不同的叶片时,叶片弯曲面的气流加速,压力降低,凹面的气流减速,压力升高,压差在叶片上产生由凹面指向弯曲面的升力。如果桨距角不变,随着风速增加,攻角相应增大,开始升力会增大,到一定攻角后,尾缘气流分离区增大,形成大的涡流,上下翼面压力差减小,升力迅速减少,造成叶片失速(与飞机的机翼失速机理一样),自动限制了功率的增加。 图2-6桨叶失速前的状态图 Figure 2 -6 Blade stall before the state chart 因此,定桨距失速控制没有功率反馈系统和变桨距角伺服执行机构,整机结构简单、部件少、造价低,并具有较高的安全系数。缺点是这种失速控制方式依赖育叶片独特的翼型结构,叶片本身结构较复杂,成型工艺难度也较大。随着功率增大,叶片加长,所承受的气动推力大,使得叶片的刚度减弱,失速动态特性不易控制,所以很少应用在兆瓦级以上的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的功率控制上。 2)变桨距角调节 变桨距角型风力发电机能使风轮叶片的安装角随风速而变化,风速增大时,桨距角向迎风面积减小的方向转动一个角度,相当于增大桨距角,从而减小攻角,风力机功率相应增大。 变桨距角机组启动时可对转速进行控制,并网后可对功率进行控制,使风力机的启动性能和功率输出特性都有显著改善。变桨距角调节的风力发电机在阵风时,塔架、叶片、基础受到的冲击,较之失速调节型风力发电机组要小得多,可减少材料,降低整机质量。它的缺点是需要有一套比较复杂的变桨距角调节机构,要求风力机的变桨距角系统对阵风的响应速度足够快,才能减轻由于风的波动引起的功率脉动。 3)混合调节 这种调节方式是前两种功率调节方式的组合。在低风速时,采用变桨距角调节,可达到更高的气动效率;当风机达到额定功率后,使桨距角向减小的方向转过一个角度,相应的攻角增大,使叶片的失速效应加深,从而限制风能的捕获。这种方式变桨距调节不需要很灵敏的调节速度,执行机构的功率相对可以较小。 2.6 风轮桨叶的复位弹簧参数计算 1)当6级风时V=12m/s;此时桨叶所受力 (2-31) 式中 V——风速 m/s (给定值) ; A——桨叶的迎风面积 ; H——桨叶轴作用点到桨叶受力中点的距离 m; T——桨叶受到的转矩 。 取L=20mm时 (2-32) 式中 —— 弹簧最小工作载荷N 2)当V=16m/s时,此时桨叶所受力 (2-33) (2-34) (2-35) F总== (2-36) 式中 —— 弹簧最大工作载荷 N 3) 工作行程 (2-37) h= (2-38) =34.641=35mm 图 2-7 桨叶复位弹簧工作示意图 Fig.2-7 The working sketch map of the replacement spring of blade 弹簧类别圆柱螺旋压缩弹簧 端部结构端部并紧、磨平,支承圈为1圈 弹簧材料碳素弹簧钢丝C级 4)初算弹簧刚度 (2-39) 5)工作极限载荷 因是Ⅲ类载荷; 故2444.4N 查表选=2626.2N 表2-2 弹簧有关参数 Tab.2-2 Table of the parameter of spring D D 8 40 2626.2 4.156 632 6)有效圈数n ,按表取标准值n=22 (2-40) 总圈数=22+2=24 7)弹簧刚度 N/mm (2-41) 8)工作极限载荷下的变形量 mm (2-42) 9)节距t mm (2-43) 10)自由高度 =nt+1.5d=2212.156+1.58=279.432 mm (2-44) 11)弹簧外径 =D+d=40+8=48mm (2-45) 12)弹簧内径 =D-d=40-8=32 mm (2-46) 13)螺旋角 =arctan (2-47) 14)展开长度L mm (2-48) 15)最小载荷时高度 mm (2-49) 14)最大载荷时的高度 mm (2-50) 15)极限载荷时的高度 = mm (2-51) 16)实际工作行程h h=-=234.552-199.5=35±1 (2-52) 17)工作区范围 (2-53) 18)高径比b b= (2-54) 该弹簧的技术要求: 1.总圈数=24 2.旋向为右旋 3.展开长度L=3028.5mm 4.硬度HRC45~50 2.7风轮的桨叶轴轴承座上的螺栓强度校核计算 2.7.1轴承座上螺栓组的布置问题 螺栓组结构设计采用如图所示的结构,螺栓数z=4,对称布置。 图2-8螺栓布置图 Figure 2-8 bolts layout 2.7.2螺栓的受力分析和参数计算 1)考虑在极限风速20m/s时,螺栓组承受以下各力和翻转力矩的作用: 轴向力 F∑=A=1.2540.25=433N (2-55) 横向力 R=F离心+G桨叶+G桨叶轴 (2-56) G桨叶=V桨叶g=N (2-57) 式中 ——桨叶材料选用东北落叶松,气干密度为594kg

  轴承托脚零件的工艺规程及钻4-Φ13孔的钻床夹具机械CAD图纸设计.doc

  轴承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机械CAD图纸设计(钻13×17孔夹具设计).doc

  2019新北师大版高一英语必修一unit2课文及翻译(英汉对照).doc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