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体育app木兰湾里舟轻渡 木兰头上灯塔立—环海南岛骑行游记及随想录(2)
栏目:公司动态 发布时间:2023-08-06
 半岛体育app在铺前镇没作太多的停留,只是在古街道上留连了一会儿,拍了几张影象,便离开铺前镇的古街道,顺着古街道骑出镇外,在一个欢迎您到铺前来的门口与铺前告别时,大约就是在13:30分左右吧——在此骑上了203省道。  203省道的路况及风景非常好,特别是铺前到林梧段,属于典型的林荫大道,在东西向的路段上平坦、弯少、车少,对于自行车骑行者说,在这种路上骑行真可谓是一种享受。  因为此次骑行从计

  半岛体育app在铺前镇没作太多的停留,只是在古街道上留连了一会儿,拍了几张影象,便离开铺前镇的古街道,顺着古街道骑出镇外,在一个欢迎您到铺前来的门口与铺前告别时,大约就是在13:30分左右吧——在此骑上了203省道。

  203省道的路况及风景非常好,特别是铺前到林梧段,属于典型的林荫大道,在东西向的路段上平坦、弯少、车少,对于自行车骑行者说,在这种路上骑行真可谓是一种享受。

  因为此次骑行从计划安排上就比较满,再加上一个人的孤旅,往往会始终保持着一种努力接近或突破极限的状态,似乎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一个字上,骑!骑!骑!所以在这条线路上,好象都无暇顾及风景,很快就过了号称成梁通衢的蛟塘坡(蛟塘村)、隆丰村。

  在一个立有林梧——木兰湾的标志牌的指迎下,骑上了到林梧的乡间村道,村道虽没有省道那么宽畅平坦,但也都是硬化过的水泥路,不过沿途路上的村落、车辆和行人都很少,在隆丰水库东侧一直向北延伸的这条村路乡道,当越过了城后村后,直到林梧——沿途再也没看到有什么村落和行人,品尝了进入海南后的第一个十公里左右的孤旅骑行及其寂寞和孤独的滋味。

  进入 林梧村,发现这里街道井然,条条都是水泥硬化街道,还有若干高楼耸立,林梧村虽隶属于文昌铺前镇,但该村规模宏大(拥有127名党员、18个党支部,进而成立二级党委,这样的“大单位”在海南乡村基层中也是不多见,该村委会辖有31个自然村, 54 个经济社,人口6350人),在当地属于自然村数量、人口数量比较大的片区了;如果说铺前给人留下来的印象是古老,那么林梧村给人的印象则就要现代的多了。

  林梧墟到海南岛最北端的海岬——海南角或木兰头还有12公里,由于急着赶路,并没有在村里停留,便沿着村东边的林梧墟集贸市场的道路绕村而过, 出了林梧村,经六坡村、青龙村、赤坡村一路骑过来,向海南角或木兰头进发——

  途中在路两旁发现了大片大片的沙漠化土地,一开始还为海南竟有如此类似于戈壁滩上的沙漠而惊诧不已,后来才得知这一沙漠化景象是由于该地区滥采乱挖钛矿,造成了该地区海防林、土地和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使得该地区近万亩防护林变成了“人造沙漠”,破坏的程度和眼前的情景令人触目惊心——林梧地区的钛矿开采是资源破坏型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恐怕已是不可逆转的无法修复或再生了。

  这里人烟已很稀少,沿着木兰湾的乡村之路,虽然总体上是一路向北延伸,但又总是一会儿向东转,一会儿又向南转,是个很容易转来转去迷失方向的地方;不过担忧总是多余,继续骑行仍是转弯很多,但又总能骑回到正确方向——只要能找着北,就不会走错路了;这一段路上林场和矿区相依相偎,也不知道那些乱采乱挖钛矿的人们,看到这些原本是海边防护林带的土地,已经变得要完全沙漠化了会作何感想——沙地上面或可种植西瓜,哼……,要不是海南雨水充足,这里或许早就完全变成沙漠戈壁了。骑过这一段穿行在沙漠地带路段,道路就越来越靠近北边的海岸,而到达了木兰湾北部海岸,其上的海防林慢慢地又恢复了其葱笼和茂密,大地的色采也变得赏心阅目了。

  远远看上去海南岛最北边的小山包——虎威岭上一片苍翠碧绿,在木兰湾北部海岸的尽头海南沿海防护林带界——文昌2号的界碑就在其间的路旁,骑到界碑处时已可以隐约看到木兰灯塔塔尖了,而此时此刻早就又骑行在林荫小道上了。

  沿着海岸边骑上虎威岭这个海南岛最北边的小山包上,也算是上了一个不小的大坡了,就在上了这个不小的大坡后,木兰头也就近在咫尺了。

  15:30分到达了木兰角,到达了木兰头——海南角,木兰灯塔矗立在海南岛木兰湾北端一个三角形海湾中的虎威岭北坡上,这个航标灯塔,由于屹立在海拔97.2米海岸,灯塔建筑高度为72.12米,沿海二、三十海里范围内的船只都可以见到其光芒——是为“亚洲第一灯塔”。

  到达木兰头灯塔下,自然是兴奋不已,但随后看到的大门紧锁和只有一只看门狗在打招呼,心里不免有些失落,看来只有在外面看一看其庐山真面目了——大门左侧的黑色大利石墙面上,圆形的海事标记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海事局 木兰头航标站”一排金色的大字赫然其上,顺着正中大门口低低的电动门望过去,灯塔底部圆形的两层建筑窗户上,全都被蓝色的窗帘遮挡着,正中两层之间的横墙上,落款为刘松金的“木兰头灯塔”几个繁体字镶嵌其间,院子里静寂无声,连那条看门狗也在打过招呼后就再无声息了,或许这就是木兰头的常态,骑行者在此也就心安理得、随遇而安了。

  在门前近距离为灯塔和座骑留了个影,就把视野转移到了木兰头灯塔外的海面上了, 木兰头北侧的海域,是海上通往铺前或海口的必经之路——水文地理学上把海水流速快的海峡或海岸叫作“急水门”,而木兰头北边的海域, 由于鬼斧神工的礁石群和地理关系的作用,水流至此必定加速,故而形成了“急水门”,到了退潮极限时则更是壮观,常常会在海上形成一段一段的“瀑布”。据说在清代末期,有几位来自英国的水文地理专家学者随着清政府官员来到铺前的木兰港进行学术考察,他们在当地渔民的协助下,对急水门的流速进行了测试,过后专家们认定,这个急水门的水流流速仅次于他们英吉利海峡的世界第一急水门,此后,木兰头的急水门是世界第二的说法就流传了下来。由于这里水流多变且速度快,再加上过去没有明确的航标,不熟这片海域海流的船只到了这里就仿佛是到了“鬼门关”,在铺前老渔民的口中至今还流传下来很多与急水门相关的传说,很早以前木兰头的急水门也叫“鬼门关”,不管吨位大小,也不管是风帆船还是木渔船,要想进入铺前或铺前湾,必须要经过这里,相传早先因船只经常在此遇险,滩头到处都堆积着被海浪冲到海岸上的破船或木板,久而久之就腐烂掉了,这片聚集着腐烂船板的滩头也就被叫做了“木烂头”。《文昌县志》记载,从前因为人们以为船只经常在这里遇险是由于海妖作怪,明代礼部尚书王宏海休归后,邀众并奏朝廷拨款,于明天启五年(1625年)在七星岭上兴建了以镇妖为目的斗柄塔。后来人们又在木兰头上相继建了座航标灯塔,因为有了明确的航标,海难遇险的事故也就不再发生,再也不会出现腐烂掉的破船或木板了,“木烂头”的现象已不复存在,故改名“木栏头”,后人为好听又在字面上又将这里写成了“木兰头”——木兰头的名号也由此而来。近距离观赏木兰头灯塔、眺望急水门海面的波涛,都会给人带来无尽的暇想和怀旧情怀,但木兰头海滩上腐烂掉了的破船或木板早已没了踪影,如今的急水门早已不是什么“鬼门关”了。

  木兰头灯塔的光芒早已把急水门的航道照亮,自然再也没有了海妖作怪了;如今的琼州海峡、如今的急水门已经成为南海进入铺前、进入海口、进入北部湾的海上通途,反之亦然,这里当然也是北部湾、海口、铺前进入南海的通途了。

  稍事休憩短暂停留后,往回返了一段,在一个山坡小路上折向东,来到了木兰头东边海南角的东海岸线,从这里望过去——南海辽阔的海面一望无际,灰白色的天幕下碧水清澈;近处海边的礁石与海岸相连,礁石周围翻起的浪花晶滢雪白,虽说不上是白浪滔天,但也在一大片的碧海绿翠中,仿佛是注入了珍珠般的白色花朵——滩涂上的小山坡上,虽也树木葱笼,但却有很多的滥石和坑壕,虽也算不上满目的苍夷,担却依然有些苍茫,不知这是否也与前面叙述过的那些乱采乱挖相关联;透过轮辋看过去的景象还真是让人有些担忧,但愿美丽的木兰角、海南角不要再遭受过往的那些劫难了,能留住这块绿水青山,陪伴这片碧海蓝天。

  从东海岸上返回到原来的水泥道上后,往回骑了没一会儿就一路顺风地滑下了海南岛最北边的小山包——虎威岭,骑到了木兰湾北部的西海岸线边上,这一带好象是木兰湾渔场的所在地,笔者挑了一个离海边只有十几米的路口,越过山坡下的滩涂,来到了木兰角的西海岸——木兰湾波澜不惊、水平如镜,在阳光的映照下泛着翡翠般的光芒;水天一色中,渔船或渔家也好象都静静地躺在那里睡着了一样,这可真是一片安静的大海啊!

  就在欣赏和陶醉在这种安逸的景色和情怀里时,从刚才下来的小路旁那几间简易房里,出来了三、四个身穿仿军用的迷你装的大汉向海边、向笔者走来,正在忐忑不安中测度这些人的来历和去向时,他们中的一位却主动与笔者打招呼,善意的招呼化解了心头不安,

  攀谈中得知他们要出海,其中一个中年人还为笔者在这里留下了倩影和宝贵的纪念,将骑行者与木兰湾平静的大海和海上的渔家一起定格在了方寸间,融合在一起后一道构成了这里最美丽的画卷。

  而他们却行色匆匆地从岸边推过一条机动小船——急匆匆地爬上了那艘小船后,在水中摆正了方向,便迎着阳光驶向大海的深处——

  当目送他们乘坐的小船船尾拖着的水波浪花完全湮没在平静的海面没了踪影后,而这几个人的背影却在阳光的照射下变得伟岸了起来——此时此刻才意识到他们以及正静静地躺在海面上渔船里的渔家人才是木兰湾真正的主人。

  回过味来后再向海湾里看过去,离岸不远处的海面上静静地躺着的渔家船只,分散开来一直绵延着直抵木兰头虎威岭下的海湾里,他们渔船上的渔家绿色和海面上碧翠湛蓝,与岸上海防林绿色苍翠的色调构成了这里独具魅力的风光带,在这里骑行游览,不仅让人留连忘返,而且还令人心胸开阔、心情大好,即使是须要走回头路原路返回时也觉着不虚之行。

  在木兰头、 木兰湾游览告一段落后 便开始返程, 循原路返回到林梧后,仍旧沿着村东边的林梧墟集贸市场的道路绕村而过,但这时却骑上了与来时相反的方向,向东经江坡村一路骑到了东坡圩——

  过了东坡圩就骑上了203省道,尔后一直向东、向南骑行,经锦山,湖山到达抱罗镇,住在邮电局南侧一家私人旅店(房费30元),虽然条件不是很好,但独此一家更无选择,有个安身的地方也就算很是幸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