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体育app太原重工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栏目:公司动态 发布时间:2023-04-26
 半岛体育app报告期内,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以及生产经营、项目建设等艰巨繁重的任务压力,公司统筹企业改革发展各项工作,经济技术指标显著提升,生产运行持续向好、项目建设蹄疾步稳、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公司营运和盈利能力以及抗风险能力持续增强,主要指标逆势增长。  深化改革强基固本。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圆满收官,改革任务全面完成。太原重工轨道公司在内部管理创新、契约化改革、超额利润分享等方面先行先试,连

  半岛体育app报告期内,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以及生产经营、项目建设等艰巨繁重的任务压力,公司统筹企业改革发展各项工作,经济技术指标显著提升,生产运行持续向好、项目建设蹄疾步稳、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公司营运和盈利能力以及抗风险能力持续增强,主要指标逆势增长。

  深化改革强基固本。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圆满收官,改革任务全面完成。太原重工轨道公司在内部管理创新、契约化改革、超额利润分享等方面先行先试,连续两年被国务院国资委评为“科改示范行动”优秀单位,并成为工信部智能制造优秀场景企业。

  三项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引”“育”并举,广开通道,“精英管理、科技创新、能工巧匠”三支队伍建设稳步起航;坚持“业绩考核、奖罚分明”,“三能机制”落实落地,构建起以“双基数、双增长”为核心的全员绩效管理运行系统,二次分配中充分发挥薪酬杠杆导向作用,技术人员、营销人员和一线人员人均收入与效益同步增长。

  创新体系逐步健全。加速构建“一重点、一中心、多基地”的技术研发体系,“智能采矿装备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获批,技术中心荣登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优秀榜。

  新品开发蓄势赋能。5.6/8.0/10MW风电机组开发成功,新能源领域稳步推进;消防车系列产品研制成功,转型领域再创佳绩;供土耳其高速车轴完成产品开发并批量制造,开拓国际高端装备市场;大型矿用挖掘机提升、回转机构永磁直驱关键技术首次应用,填补国内空白;大型SCP一体机捣固焦炉成套设备实现首台套订货及“一键炼焦”,公司智能化迈上新台阶。

  报告期内,公司建立紧贴市场、快速响应的营销体系,成立12个营销SBU项目组,抢抓产品市场,全年完成订货108.5亿元,同比增长21.8%。推行“制造+服务”一揽子营销,实现“挖掘机+远程智能化系统”、“破碎站+排土机”、“焦炉四大车+提升机+地面除尘站”、“1200t起重机三年运维服务+智能化改造”等系统解决方案的新业态订货;在4.5MW-5.6MW风电机组、批量齿轮箱、220t矿用卡车、德国新型客车轮、7.25m捣固焦炉等新产品上实现突破。

  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在印度等市场取得重大突破,拓展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芬兰、秘鲁、巴西、突尼斯、阿尔及利亚等新市场,全年出口订货24.7亿元,同比增长66.1%,轨道交通、矿山产品出口创历史新高。

  公司坚持夯基垒台、提质增效,全面落实精细管理理念,大力开展基础管理提升和基本素质提升两大工程,生产运营管理水平有效提升。

  精细管理成效明显。精益制造持续推进,全年生产计划完成率同比提升3.1%,合同兑现率提高4.3%;成本管理有效加强,市场化全链条目标成本管控体系扎实推进;外协管理持续优化,严控外协审批,最大限度提升内部产能;物资采购降本保供,在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形势下,通过建立平台采购、优化付款方式、联动谈价及与优质供应商建立长单项目等多种方式,降低采购成本,构建稳定的供应链体系。

  对标管理持续推进。开展竞争力对标提升行动,从规模、效益、效率、研发等方面全面对标行业内标杆企业;坚持问题导向,重点从技术、质量、成本、营销、采购五方面提出个性化指标,制定针对性措施,集中力量突破制约公司发展的瓶颈。对内持续挖潜增效,对外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盈利、营运能力等各项指标同比实现提升。

  全面预算扎实开展。按照“预算控制、集中管理、集约高效”的原则,对营销、制造、技术、质量、管理等各环节实行全面、全员、全过程预算,严防“跑冒滴漏”。通过实施标准化模块化设计、推进外协回归、创新采购模式、优化产销衔接、推进内部协作等方式,全力推进降本增效。资本运作全面提速。非公开发行10亿元公司债券,充分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和领域;引入绿色发展基金对太原重工新能源公司实施增资扩股,提升资产证券化水平,优化股权结构,推动产融结合,加快新能源板块转型升级;发布上市以来首份股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人数192人,授予数量3883.4万股,激发团队积极性,彰显公司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安全环保有效保障。大力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面完善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持续提升全员安环健素质和本质安全生产水平。

  公司坚持“以质量创品牌,以品牌树信誉,以信誉促发展”,持续打造太重标准、太重质量、太重品牌,品牌形象得到显著提升。

  一是“太重标准”实现领跑。公司承担的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重型机械)标准化试点高分通过验收。主持修订起重机国际标准进入ISO国际标准制定程序,3项标准和1名职工荣获第一届山西省标准化创新贡献奖。

  二是“太重质量”持续提升。顺利通过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消防车认证等22项认证审核,公司被评为中核4A级良好供应商,太原重工轨道公司取得德铁Q2和国际铁路行业标准(IRIS)银牌评级证书,产品质量再次得到国际认可,公司品牌形象明显改善。

  三是“太重品牌”重获新生。坚持“用户至上”的经营和服务理念,建立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构建了“自主化设计研发、体系化过程管控、保姆式售后服务”体系。太原重工轨道公司被认定为2022年山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重型机械行业是为金属冶炼与加工、矿山开采、能源开发、原材料生产等基础工业提供重大技术装备和大型铸锻件的基础工业。重型机械行业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冶金、煤炭、电力、化工、建材、交通、航天、水利等基础工业和国防工业的生产发展与技术进步有着重大影响。

  重型机械行业一直是国家重点支持的领域,尤其是近年来,为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国家制定了多项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大力推动装备制造业的振兴和发展,重点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业,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国家提出《中国制造2025》规划,立足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际需要,围绕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人才为本等关键环节,以及先进制造、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提出了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大战略任务和重大政策举措,力争到2025年使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政策的支持必将带动行业的发展,公司作为重型机械领域的骨干企业之一,也将从中受益。同时新行业战略规划的实施,也将激发行业潜能,带动行业向前发展,加快对以高端装备制造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的培育,从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此外,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深化和“一带一路”战略布局加速落地,行业产能结构和市场结构不断得到优化,工业生产稳定增长,重型机械行业的发展质量正在稳步提升。

  公司主营轨道交通设备、起重设备、风力发电设备、挖掘设备、焦炉设备、齿轮传动、冶金设备、工程机械、油膜轴承、铸锻件等产品及工程项目的总承包,产品广泛应用于冶金、矿山、能源、交通、航天、铁路、环保等行业。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经营模式,一般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取得订单,根据客户的具体要求进行生产。生产计划的安排基本以在手合同为基础,销售合同签订后,企业根据产品特点一般需通过集中招议标等方式确定原材料及外购配套件等供应商。

  公司生产轨道交通车辆所配套的各种车轮、车轴、齿轮箱及轮对集成产品等。火车轮、轴产品主要包括铁道车辆车轴和铁道车辆用辗钢整体车轮及货车轮对,主要供应国内铁道、轻轨、地铁、货车等机车、车厢的轮轴部分。产品广泛应用于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工矿冶金、起重运输、港口机械、能源电力等领域,产品出口到50多个国家。

  公司是全球大型、特种起重机专业化制造基地,包括固定式起重机中的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门座式起重机等产品,以钢铁行业使用的冶金专用桥式起重机为主。已累计生产6000余台起重设备,标志性产品有:1300吨水电站桥式起重机、520吨铸造起重机、核电站环形起重机等,300吨以上冶金起重机国内市场占有率领先,产品出口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是矿山设备的专业化制造基地,已生产矿用机械挖掘机1400余台,标准斗容4立方米~75立方米,还提供各种半移动破碎站、自移式破碎站、排土机和卸料车、履带运输车等成套设备,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种大型露天煤矿、铁矿及有色金属矿的剥离、采装、运输等作业。

  公司是大型焦炉设备设计制造企业,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环保的焦炉成套设备。焦炉机械涵盖热回收型、顶装型、捣固型三大类型十余系列全尺寸规格设备。拥有焦化工程工艺设计团队,具备焦化工程及配套干熄焦、脱硫脱硝工程总承包能力。

  公司是我国冶金设备的专业化生产制造企业,产品大类有:无缝钢管成套设备、焊管成套设备、冷热板带材成套设备、棒线材成套设备、矫正机等产品。已生产各种轧管成套机组50余套,国内市场份额领先。

  公司是我国轧机油膜轴承研发制造的专业化企业,可为黑色金属及有色金属轧制用热轧板带轧机、冷轧板带轧机、中厚板轧机配套各种规格的油膜轴承,以及相关的轴承座、润滑系统等。目前产品已应用于1600多架轧机上,国内市场占有率领先,产品出口到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可设计制造1.5MW~10MW系列风电整机及核心零部件,1.5MW、2MW、2.5MW、3MW系列风电机组累计装机量850余台,5MW海上风电机组已经并网发电,10MW风电机组开发成

  公司是专业化的齿轮传动制造企业,主要产品有:转炉成套设备、风电齿轮箱、起重机减速机、矿用挖掘机减速机、各类轧机减速机、海工升降和锁紧系统、其它标准减速机等产品。

  公司是我国大型工程机械专业化的研发制造企业,产品广泛适用于风电、石油化工、道桥建设、港口码头等领域的吊装作业,让吊装施工更加简单、安全。同时,承揽风电检修工程、厂矿检修工程、安装工程、海洋工程设备监造及市政建设等吊装服务,并提供设备租赁服务。

  公司产品类别丰富,市场优势明显,在宏观经济形势波动或下业发生变化时,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降低经济周期性变动给公司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公司聚焦“六新”突破,紧跟国家扩大内需战略和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的市场导向,传统产品加快提升附加值,转型产品优化拓展产品结构,批量产品实现规模化布局,不断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

  公司作为国内重要的装备制造企业,通过多年发展,形成了雄厚的技术积累和勇于创新的企业精神。技术中心作为国家认证的企业技术中心,大力实施人才工程,加强人才激励水平,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促进人才作用发挥,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专业技术领军人才和项目研发团队,技术研发实力雄厚,形成了机械、电气、液压、传动为一体的技术研发体系,全面覆盖所有主机产品。

  公司拥有矿用挖掘机、铸造起重机、桥式起重机、三辊连轧管机组成套设备、大口径无缝轧管机组生产线成套设备、大型顶装焦炉、捣固焦炉、风力发电设备、轨道交通轮轴产品、“神舟”号系列载人飞船发射塔架等众多标志性产品。其中,轧机用油膜轴承,桥、门式起重机,减速机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TZ”牌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公司具有雄厚的生产装备能力,其中冶炼、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金属加工、金属成型、产品组装、产品包装、检验试验、起重运输等各类生产设备达2500余台套。近年来,公司高度重视装备能力的提升,不断增加技改投入,陆续新建了高速列车关键零部件国产化项目生产基地、风力发电机组关键零部件智能化工厂等重点项目。

  公司面对的用户主要为冶金、矿山、电力、铁路等企业,经过长期的合作,建立了一批以国内著名大型企业为主体的优质用户群。多年来,公司坚持品牌战略,恪守承诺,努力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产品与服务,建立并维护了良好的用户关系,积累了宝贵的市场经验,为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打下坚实的基础。

  公司在同行业中率先实现了由工艺专业化向产品专业化的转型。各子、分公司全面负责本单位专业产品的生产制造,详细安排产品出产计划,科学有序地实施零部件加工、产品装配等生产全过程的管控,每个优势产品都具备了设计、加工、制造、装配等能力。专业化分工使生产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并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公司生产规模和市场份额。

  公司一贯重视国际化发展,正在建立全球营销网络,在印度、香港、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土耳其、德国等国家和地区成立了海外公司。

  公司在改革转型新时期,与时俱进的重塑企业文化,提出了“建设具有国际一流竞争力的现代智能装备制造企业”的企业愿景,以及“用户至上、效益导向、以人为本、改革创新、对标一流”的核心价值观。公司正在通过一系列举措,大力推进新文化理念的落地见效,不断用文化引导人、凝聚人、改变人,为企业改革转型提供不竭动力。

  报告期内,公司克服经济下行带来的巨大风险考验,统筹生产经营,紧紧咬定“两完成、三提高”目标,坚定信心,戮力攻坚,全面加快深化改革、提质增效、扭亏减亏、科技创新、精细管理、项目建设、风险防控、从严治党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跑出了企业脱困转型的高质量和加速度。公司全年完成营业收入80.40亿元,同比减少3.3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6亿元,同比增长31.69%。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我国重型机械企业大多是国有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本公司、中国一重601106)、国机重装601399)、中信重工601608)、大连重工002204)等为代表的大型重型机械制造企业。目前,国内各大重型机械企业的主导产品各有侧重,在各自细分市场具备相对优势,形成差异化竞争的格局。

  谋划“十四五”时期的发展,应着重把握以下趋势,清醒认识风险和挑战,善于在危机中求新生、于变局中破难题。一是创新升级。在技术、模式、机制、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努力培育新特色,按照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重点抓好对传统产品、产业和服务的升级创新,同时依托优势条件重点抓好产业链延伸、集成创新和服务增值。二是智能化与绿色化升级。智能化要求企业根据实际需要针对性施策,基础起步、持续推进、迭代升级,实现智能数据采集、智能排产、智能管理等;绿色化要求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寻找切入点,采用先进可靠的先进技术引领行业绿色发展。三是产品质量升级。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提供“合格”产品是最基本的要求。企业要强化精益生产及过程管理,把质量理念贯彻到每一位员工的每一项工作中,努力保障质量一致性和稳定性。四是国际化经营升级。不断提升自身水平,扬帆出海,弥补国内市场需求的不足。重机行业由于自身特点,必须依托国际大市场去做好规划、评价和发展。五是效益及效率升级。降低成本和提高获利水平是企业的立身之本。把增收增效做为首要任务,挖掘每一个环节的隐含潜力,通过设计、工艺、采购、生产等全过程的增效活动争创行业高水平。

  公司将紧紧围绕“用户至上,效益导向,以人为本,改革创新,对标一流”的核心价值观,履行“为用户创造最具竞争力的产品”的企业使命,以“精细化、国际化、高端化、智慧化”为方向,促进传统领域做强,转型领域做优,批量产品做大,打造“产品一流、效率一流、效益一流、治理一流”四个一流。在继承中发展,在创新中促进,建设具有国际一流竞争力的现代智能装备制造企业。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更是公司脱困和转型相生相伴的一年。公司将以“深化改革转型,全面提质增效”为主线,以“五要、五抓、五建设”为抓手,实现“两完成、三提高”目标,坚持深化改革,强化创新驱动,夯实精益管理,持续降本增效,推动公司实现高质量高速度发展。公司2023年的经营目标是:营业收入137亿元,努力实现利润的稳定增长。为实现上述目标,公司主要聚焦以下七个方面: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在持续巩固改革三年行动成果基础上,重点聚焦解决对标挖潜、信息化建设等制约公司发展的改革重点和难点,着力在关键环节和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持续提升公司经营质量和经营水平。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速高质量发展步伐。结合市场前景,将公司的资源和要素逐步向有发展前景和有盈利能力的产品集聚。推动起重机、挖掘机、冶金等传统产品做强,加速产品向精细化、标准化、轻量化设计转变,实现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推动轨道交通、风电装备等转型产品做优,突出产品核心技术升级及数字化融合、服务向全流程延伸,实现高端化、本土化提升。

  完善市场经营机制,重塑企业市场形象。积极构建全流程服务用户需求的营销、设计、采购、生产、服务机制,完善PDCA循环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实现公司流程体系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管理体制,提升对市场反映的灵敏度和精准度,全力打造“技术领先、质量过硬、成本最低、交货及时、服务周到”的企业新形象。

  强化数智赋能蓄势,加快推动数字转型。全面推进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运营智能化、经营管理一体化、用户服务敏捷化和产业协同生态化。重点围绕矿用电铲远程操作自主化、起重机智能化、焦化“一键炼焦”系统的升级与推广等进行智能化突破;统筹推进智慧太重(二期)信息化建设,搭建销售、采购、设计、工艺、制造、财务、协同办公全流程数字化运维体系。

  深化“双基工程”建设,增强企业内生动力。持续引深“基础管理提升和职工基本素质提升”两大工程,全面提升基础管理水平,提高职工基本素质。开展2023年职工基本素质提升轮训,分为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培训、骨干送外培训、专业管理条线轮训和技能人才轮训四大类,共开设60个班次、涉及近3000人,全面提升职工素质和岗位能力。

  加快完善研发体系。强化“一重点、一中心、多基地”技术研发体系建设,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和协作企业深化合作,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提升科技创新对高质量高速度发展的引领支撑能力。

  加快推进产品开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做强传统板块、做优转型板块、做大批量板块的总体思路,推广国产化、加快智能化、提高人性化、做到轻量化、实现绿色化,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

  加快建强人才队伍。坚持引进与培养结合,建立健全协同高效的人才管理机制、科学分类的人才评价机制、开放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和价值导向的人才激励机制。持续推进“512”人才工程,优化拓宽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建立人才成长积分体系,充分发挥SBU团队攻坚作用。

  健全制度体系,优化业务流程。将制度体系建设与公司发展战略目标相结合,形成横向分类、纵向分级的制度体系框架,实现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单化、表单信息化。加强流程管控,固化流程各环节程序,逐步推进流程线上化工作,提高流程执行的精准度。

  强化成本管控,提升效益水平。通过目标成本分解、成本分析运用、成本管理考评、降本增效激励等手段,以设计降成本为重点,开展全方位全过程降本增效。

  优化营销模式,提升营销价值创造。开拓新用户、新领域、新市场,按产品领域、区域、用户进行组合产品营销,逐步由单一的产品供应商向全方位、系统化的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充分发挥SBU营销作用,提高市场开拓能力、信息转化率及市场占有率。

  拓展国际市场,完善国际营销网络布局。采用“直销+代理商+海外平台”相结合的营销方式,协同作战,开拓市场。建立全球化营销网络,培养国际化高素质人才队伍。加强与央企、总包方合作,借船出海,拓展国际市场。

  践行服务营销,为用户创造超预期价值。坚持“用户至上”的理念,做好全生命周期的经营服务,倡导全员保市场、保用户,在交货期、产品质量管控以及售后服务保证上,满足用户需求,不断提高用户满意度。

  科学组织生产,精准高效产销衔接。优化生产组织,形成计划执行网格化管理体系。推动精益制造和准时制生产,梳理制约生产的瓶颈环节,抓好产品交货期和制造周期。

  提高安全环保、5S管理水平。持续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深入开展安全风险辨识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各子分公司加强生产现场管理,由点到面深层次推进5S管理工作,建立5S管理班组建设实施方案及考评体系,达到制度健全、环境整洁、定置有序的良好效果。

  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完善覆盖公司全部管理链条、全部预算单元,跨部门协同、多方联动的全面预算组织体系、管理体系,推动财务预算与业务、投资、薪酬等预算有机融合。强化预算执行结果考核评价,增强刚性约束,实现闭环管理。

  坚决守牢风险防控底线。增强合规管理意识,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的法律监督机制,促进公司运营各环节实现合规管理;健全完善风险预警、研判、化解机制,有效防控资金、投资、法律、安全、稳定等各类风险;聚焦市场形势、经营管理、业绩考核等多重变化考验,开展以公司重大决策执行、内部控制建设与执行情况为关注点,以优化关键业务流程为目标,以落实指标完成情况为重要内容的风险导向型全面审计,倒逼加强风险防控管理。

  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实现全流程100%受控、执行标准100%覆盖。深入推进六西格玛管理方法。持续贯彻落实ISO9001标准,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升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完善工艺管理体系。重点从工艺标准体系建设、材料和工艺数据库建立、新工艺和新技术攻关、数字化工艺平台建设等四方面开展研究,实现工艺设计模块化、标准化和规范化。

  宏观经济周期波动、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可能导致市场需求发生较大变化,或同行业竞争对手增加、市场竞争加剧,将可能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和发展前景。

  应对措施:公司通过科学预判、理性应对,统筹兼顾、长短结合,准确把握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改革发展大势、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战略走势,不断开拓创新,推动生产经营稳健运行,项目建设蹄疾步稳,深化改革纵深推进,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产品结构渐趋优化。

  新产品、新领域和融资租赁等新结算方式的合同以及政治经济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国家或地区的合同存在潜在的风险,可能会在合同签订和执行过程中对公司造成一定的风险。

  应对措施:健全完善风险管控体系,将风险管理和合规要求嵌入业务流程。通过区分合同风险等级,实行差别化管理,初步构建起合同签订阶段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完善授权管理体系建设,规范了授权管理审批流程。充分发挥法律把关职能,降低合同风险。

  市场的变化会对客户的财务状况、信用状况以及业务往来等产生影响,可能导致客户资信下降,资金支付能力变差,进而对公司应收账款的回收产生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针对客户资信风险,公司采取一户一策制定针对性措施,做到责任落实、任务落实、考核落实。必要时采取法律手段加快推进已完工未结算项目应收账款清收。

  公司的原材料主要为各类钢材、电气控制系统等,材料的价格将直接影响生产成本和效益。另外,公司生产还需要电力、燃气等能源供应,能源的价格波动也会影响到产品的利润水平,从而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带来不确定性。

  应对措施:公司通过物资采购系统化提升,与行业龙头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对标行业对手采购价格,合理优化采购成本等措施,逐步优化采购价格,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公司将继续完善集中采购管理平台建设,强化供应商管理,优化采购模式,打造稳定高效的供应链管理体系;通过战略采购、长单采购、框架协议等联合降本,逐步实现效率保供、精准保供。

  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变化,可能导致利率变化。另外,公司为生产经营的需要,可能增加有息负债,存在公司财务费用增加影响公司效益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定期梳理业务,识别风险,充分发挥财务管控、审计监督职能,加强债务风险防范,完善债务月预报、六个月滚动预警,通过融资成本红线控制和低息置换高息措施,持续降低财务费用,严格把握资金筹集、投资、营运环节关键控制点。

  亚太科技:拟投建年产20万吨绿电高端铝基材料项目 推动铝产业链绿色升级

  AI集体崩了!新能源、光伏赛道大爆发,什么信号?3只眼科股20CM涨停!

  已有17家主力机构披露2022-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1994.18万股,占流通A股0.78%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2.37元。空头行情中,并且有加速下跌的趋势。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后续可继续关注。

  股东人数变化:一季报显示,公司股东人数比上期(2022-12-31)减少3059户,幅度-2.55%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